ATFX是一家国际化在线差价合约经纪商,持有多国牌照包括英国FCA、塞浦路斯CySEC及阿联酋FSRA为确保所有客户资金都受到保护。 ATFX为全球投资者提供近100种差价合约交易产品,其高效安全的出入金体验备受投资者青睐。 ATFX已在全球不同城市设立了11个办事处为客户订制专属的服务和交易支持。伦敦、利马索尔、曼谷、胡志明、阿布扎比、迪拜、马尼拉、台湾、香港、吉隆坡、新山。我们用最专业的知识和具有本地特色的语言服务当地客户。 ATFX同时也在全球获得了众多荣誉奖项,英国网上个人财富"2018年最佳无交易员平台(NDD)外汇经纪商",“2019佳外汇差价合约经纪商”,2018最佳外汇差价合约经纪商”,“2017年欧洲增长最快速外汇经纪商”“2017 最佳外汇客户服务商”“英国年度最佳经纪商”,“创意及卓越金融市场”等全球殊荣。
作者:susu
来源:评级的艺术(ID:Rating-Utopia)
每次写“城投”都有一种被迫营业的感觉。城投债投资,靠的不是信仰,其背后有扎实的理性基础。这话估计公众号的老粉们耳朵都要听出茧了,再说下去,博主自己感觉也要变祥林嫂。但每每看到市场上的错误言论,还是忍不住发发感慨。
地产行业遭遇寒冬,有人担心,房地产公司即使活下来,肯定也不敢轻易拿地了。如果没人拿地,那地方政府怎么办?毕竟卖地收入及房地产相关税收占不少地方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源。一半收入没了,地方政府不就没钱了;地方政府没钱了,城投的偿债来源就悬了。政府没钱支持,资本市场上借新还旧难度提升,那不就离违约不远了?
城投会违约吗?当然会。那违约会发生在经济低迷、财政收入下滑,债务负担沉重的区域吗?还真不一定。博主一直认为,特定区域经济下滑、财政赤字及债务风险等,财政部比市场更担心。风险评估把这些内部考核指标再算一遍,意义没有想象得大。毕竟,能看到并被致力于解决的,是问题,但大概率不是风险。
认为房地产行业危局会引发城投债务风险的观点,有以下几点误区。
其一,对政府目标认知有误。政府不是靠卖地实现收入和现金流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,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。政府是垄断暴力、管理社会的机构。很多时候,对政府来说,花钱的能力远比赚钱的能力重要。要不为什么一遇到经济下行,市场就眼巴巴盼财政发力呢?
其二,对地方政府定位认知有误。在我国“中央货币财政体系下”,地方政府不是自下而上的自治体,从而能自主决策并承担风险;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,由此本质上更像是中央政府的信用衍生。
其三,对信用的认知有误。信用本质上是“相信”,现代社会,信用天然跟主权政府相关。表面上看,城投及其背后地方政府的偿债来源是卖地收入。但本质上,地只是信用物,而不是信用本身。如果地不够用了,用其他资产进行信用物的创新即可。毕竟,地方政府可动用的资源可不仅仅是土地。
最后,房地产跟城投的底层逻辑不同。上轮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地方政府“经营城市”,其中城投和地产是信用扩张的主力,也是风险积累和化解的对象。但二者有本质区别。房地产的隐患是资产泡沫,城投的隐患是债务风险。由此,处理资产泡沫,资本市场可能是代价;处理债务风险,资本市场本身就是目标。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本文由“评级的艺术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原标题: 地卖不出去了,所以城投危险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