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韬律师,现为河南乾元昭义律师事务所律师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学士,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,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(CMA)、基金从业资格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。对法律具有较深领悟与把握。专业领域:公司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担保法、证券投资基金法、不良资产处置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及登记备案法律业务、不良资产挂牌交易等。 刘韬律师自2010年至今,先后为河南新民生集团、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、平顶山银行郑州分行、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、郑州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、光大郑州国投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光大徳尚投资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、河南中智国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、 兰考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、郑东新区富生小额贷款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,为郑州科慧科技、河南杰科新材料、河南雄峰科技新三板挂牌、定向发行股票、股权并购等提供法律服务。 为郑州信大智慧产业创新创业发展基金、郑州市科技发展投资基金、郑州泽赋北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、河南农投华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、河南高创正禾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、河南省国控互联网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提供法律服务。办理过担保公司、小额贷款公司、村镇银行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、法律文书、交易结构设计,不良资产处置及诉讼等业务。 近两年主要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私募基金业务、不良资产处置及诉讼,公司股份制改造、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、股权并购项目法律尽职调查、法律评估及法律路径策划工作。 专业领域: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、金融机构债权债务纠纷、并购法律业务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登记及基金备案法律业务、新三板法律业务、民商事经济纠纷等。
作者:曾卓、李薇
来源:零壹财经(ID:Finance_01)
摘要
经营业绩有所好转。截至2021年6月末,归母净利润较上年末增长18%至61.95亿元,不良率回落至1.66%。同时,零售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,零售金融占比保持稳定。
数字化转型稳扎稳打。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,支持着手机银行“金融+非金融”场景的业务拓展,服务范围和便利性大幅提升,面向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在科技赋能下不断创新。
内控风险压力不小。资本充足率远低于行业水平,并且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态势。同时,回A股IPO之路阻碍重重。此外,因业务违规频遭监管处罚,多名高管人事变动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。
图 1:2021上半年总资产超万亿的城商行排名(单位:亿元)
徽商银行最新披露的2021年中报显示,从经营情况来看,徽商银行2021上半年的业绩较2020年小幅回暖,归母净利润和不良贷款率都有所改善,但来自房贷占比、资本充足率、内部治理等方面的压力依旧不小;从业务情况来看,徽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规模近年来在持续扩大,手机银行APP的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建设也在大力推进,虽然该行目前的业务重心仍偏向对公客户,但近几年较为重视小微企业,主要面向小微客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,其科技含量和创新含量不断提升。
徽商银行坚持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企业、服务广大民众”的市场定位,在零售业务上持续发力。零售存款及零售贷款余额持续稳步增长,2021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451.93亿元和120.43亿元,增幅分别达19.19%和5.47%。
零售贷款占比近年来较为稳定,维持在35%至39%之间。就其构成来看,2021年6月末,徽商银行个人住房类贷款余额1204.34亿元,不仅占据了零售贷款余额的半壁江山,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也接近19%。尽管在过去几年间,徽商银行的房贷比已经有所回落,但2021年6月末的占比仍超过了“房贷新规”划定的17.50%的上限,要逐步达到监管要求,须尽快调整贷款结构,继续控制房贷业务,并保持总贷款余额的持续增长。
徽商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,信息系统实现换“芯”升级,并且拥有了荣获国家A级机房认证的总部基地数据中心,具备故障自动化监控、日志管理分析、监管审计等多功能的可视化预警分析平台。此外,该行探索量子通讯等前沿技术,可以实现数字证书保密传输,大幅提升客户交易的安全性。
在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下,徽商银行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,以建设一流数字城商行为目标,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新一轮战略的主线,并借助手机银行等IT平台探索线上渠道和场景建设,实现业务良性发展。2021年上半年,徽商银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总数达675.25万户,较上年末增幅11.90%,交易金额达8507.96元,同比增长45.19%。
另外,经过7年建设和探索的直销银行“徽常有财”,虽然受资管新规压降理财规模的影响,逐步转变为以互联网贷款为创收中心的发展模式,但仍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,在资产投放、创利中收、线上风控等角度,探索新的发展道路。截至2021年6月末,“徽常有财”客户总数超2327万户,各项贷款余额和日均存款余额分别为91.77亿元和18.47亿元。
在金融服务场景之外,徽商银行还积极完善非金融服务生态圈,在手机银行APP生活板块,开设了“徽银e+”个人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,包含积分商城、徽银食堂、旅游金融、区域特惠、增值服务五大功能。在支付场景建设方面,徽商银行不仅开展了“网点周边商户促活”、数字礼券等便民支付营销活动,还推出了线上多渠道校园缴费产品“校园e费通”,支持大、中、小、幼等学校的学费、考试费、书本费等费用的收取。
(二)聚焦小微企业,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
在“金融回归本源”的号召下,作为区域内主流银行,徽商银行聚焦普惠金融,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,并结合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。
在大数据技术的赋能下,徽商银行充分融合内外部数据,面向小微客户研发企业全景画像,并借助智能终端提供全流程电子式金融服务,推出以信e贷、科技e贷、保e贷为代表的“徽融e”系列小企业线上贷款产品,并于近年来实现较快发展。截至2021年6月末,徽商银行小企业线上贷款已支持小微企业超万户,授信额度260.55亿元,较上年增加85.19亿元;授信户数10970户,较年初增加3106户。
在小微信贷业务方面,供应链金融也是徽商银行重点推动的业务之一。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周转难问题,徽商银行推出了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“融链通”,依托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为链上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,解决了小微企业担保抵质押物不足的难题。截至2021年6月末,该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累计投放157.25亿元,同比增长17.44%,服务客户数804户。
徽商银行的人事变动也较为频繁。2021年初,该行总行行长助理、徽银理财董事长夏敏被纪检部门带走接受调查,5月19日辞去该行相关职务;2月聘任张居中为副行长;4月吴学民辞任徽商银行董事长,由严琛接任。此外,2021上半年还有零售银行总监、常务副行长、监事、董事等多名高管离任。
四、小结
徽商银行近年来立足本土,瞄准零售金融,扎根服务小微企业,2021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回升,零售存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。数字化转型方面,主要聚焦于个人和小微业务,尤其是通过手机银行APP,布局于“金融+非金融”场景搭建、产品创新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科技赋能等环节,并取得不错的成效。然而,徽商银行如今仍面临着个人房贷占比超标、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、股权纷争和内控风险拖累“回A”进程等多方面压力,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时间和努力。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本文由“零壹财经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