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勾地,究竟是产业还是地产?

杨老师的基建课堂 杨老师的基建课堂
2020-08-13 14:48 6315 0 0
变了味的“产业勾地”。

作者:

来源:杨老师的基建课堂

“招商引资、扶持产业”是当下全国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筹谋、运作的业务。这既是国内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的大方向;也是地方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。

但是,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,发展产业面临着许多问题。产业投资是长期投资项目,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和积累,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回报。在产业不断升级发展的如今,产业投资所需要的规模和时间都在不断增加,这使得产业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,还需要政府帮扶一把。

因此,在许多产业项目落地的过程中,地方政府进行政策配套、税收优惠、土地配套已是常规措施;但是近年地方财政逐渐吃紧、很难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。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模式——产业勾地

即以发展产业为前提、配置一定的经营性土地,用土地开发的增值来平衡产业开发前期的投资。从培育产业的需求上来说,这样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;但在一些地区,产业勾地模式的发展却慢慢背离初衷,越来越像房地产开发。

地产商转型产业投资商

随着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,如今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使得地产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。与此同时,长期持续的地产调控也给房企带来了莫大的压力;重点城市价格受到严格管控、三四线城市的去化周期漫长、融资成本高企,让房企们纷纷“转型”、谋求生路。

于是就有不少地产商“转型”产业投资商,以发展产业为名进行“产业勾地”。在这种模式下,既通过投资产业规避了地产融资的诸多限制、为集团带来更充沛的现金流,还可以拿到低于市场价格的住宅用地获取利润。至于产业本身,倒显得并不重要。

从这样的产业勾地模式中,我们不难发现,无论怎么转型,房地产开发始终是地产商的根本;产业投资不过是一顶帽子,从未成为项目的核心。

“风口”产业之不靠谱

地产商投资产业,虽然是奔着融资和住宅用地去的,但多少还能看见产业,至少还有个园区能够投产。另一些新兴“风口”产业,如新能源、生物医药、大数据产业,则要魔幻的多,甚至出现不少烂尾现象。

“风口”产业的一大特征就是行业刚刚起步,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优势,也无法探究企业在行业中的真正地位。既然地方政府无法鉴别产业发展的前景和企业真正的质量,自然是乱象丛生;与此搭配的产业勾地更是存在转手倒卖的现象,最终只剩一地鸡毛。

虽然过去两年已有多个风口行业、企业走下神坛,但类似的故事仍然在各地不断上演;地方政府也颇多无奈,在全国普遍招商的情况下,想要找到好的产业落地,真的非常不容易

产业发展,聚集主业

那么,到底有没有合规的、真正有利地方发展的产业勾地呢?其实是有的,但这些项目都有一个普遍现象——真正适合大部分地方的产业实际上都并不那么高大上,只是踏踏实实的、并不陌生的各种实业罢了。

真正能做好产业的企业实际上有且只有一种特征,那就是聚集产业、做好主业;什么都想沾、不断追逐风口的企业是做不了行业龙头、获得产业发展红利的。

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真正能发展实业的企业确实需要政府支持,但土地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选项、并不是必选项。因此,产业勾地是可以的,但产业的序列永远需要在土地之前;一旦本末倒置,这件事的发展可能就不如预期的那么顺利,或许还会为地方政府带来风险。

从支持实业的角度上来说,地方政府也完全可以通过把土地出让的收益注入、成立地方政府产业发展基金,通过基金入股增资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。这种模式对企业、地方政府带来的收益可能还更大;在《政府投资条例》不断完善的今天,变了味的产业勾地模式或许很快就将走到尽头。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
本文由“杨老师的基建课堂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原标题: 产业勾地,究竟是产业还是地产?

杨老师的基建课堂

真相的探索者,真理的维护者。微信号: msyangteacher

302篇

文章

10万+

总阅读量

特殊资产行业交流群
推荐专栏
更多>>
  • 政信三公子
    政信三公子

    铛煮山川,粟藏世界,有明月清风知此音。呵呵笑,笑酿成白酒,散尽黄金。

  • 中证鹏元评级
    中证鹏元评级

  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,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评级机构之一,先后经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发改委及香港证监会认可,在境内外从事信用评级业务,并具备保险业市场评级业务资格。2019年7月,公司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信用评级业务资质,实现境内市场全牌照经营。 目前,中证鹏元的业务范围涉及企业主体信用评级、公司债券评级、企业债券评级、金融机构债券评级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评级、结构化产品评级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评级、境外主体债券评级及公司治理评级等。 迄今为止,中证鹏元累计已完成40,000余家(次)主体信用评级,为全国逾4,000家企业开展债券信用评级和公司治理评级。经中证鹏元评级的债券和结构化产品融资总额近2万亿元。 中证鹏元具备严谨、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及业务制度,有效实现了评级业务“全流程”合规管理。 中证鹏元拥有成熟、稳定、充足的专业人才队伍,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0%,且95%以上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。 2016年12月,中证鹏元引入大股东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,实现战略升级。展望未来,中证鹏元将坚持国际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、规范化的发展道路,坚持“独立、客观、公正”的执业原则,强化投资者服务,规范管控流程,完善评级方法和技术,提升评级质量,更好地服务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。微信公众号:cspengyuan。

  • 小债看市
    小债看市

    最及时的信用债违约讯息,最犀利的债务危机剖析

  • 雷达Finance
  • 蒋阳兵
    蒋阳兵

    蒋阳兵,资产界专栏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盈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山大学法律硕士,具有独立董事资格,深圳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理事,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个人破产委员会秘书长,深圳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委员会委员,深圳律协遗产管理人入库律师,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山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。长期专注于商事法律风险防范、商事争议解决、企业破产与重组法律服务。联系电话:18566691717

  • 观点
    观点

    观点(www.guandian.cn)向来以提供迅速、准确的房地产资讯与深度内容给房地产行业、金融资本以及专业市场而享誉业内。公众号ID:guandianweixin
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
资产界公众号

资产界公众号
每天4篇行业干货
100万企业主关注!
Miya一下,你就知道
产品经理会及时与您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