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公开市场,存在感越来越弱的民企

投拓江湖 投拓江湖
2021-10-29 11:52 3507 0 0
最近一段时间,很多城市都完成了第二批次的集中土地出让,土拍的结果也都纷纷出炉了。

作者:投拓江湖团队

来源:投拓江湖(ID: toutuoJH)

最近一段时间,很多城市都完成了第二批次的集中土地出让,土拍的结果也都纷纷出炉了。有一组数据,关于部分城市国企和民企拿地比例的统计,非常有意思。

数据自来风财讯

这些集中供地的城市里面,只有青岛和无锡两个城市,民企拿地金额超过了一半。其他的城市,都是国企拿地占据主要位置,最低的比如重庆,民企拿地金额只有区区的4.2%。

国资房企拿地能力之强,民企拿地存在感越来越弱,由此可见一斑。如果把这个榜单,换成是各个一二线城市的地区拿地排行榜,那民企的比例可能会更低,特别是一些区域平台国企在本土作战,拿地的势头并不比一些大型国企弱。如果再算上各地旧改项目,一二级联动项目拿地情况,拿这个榜单里面的国企拿地份额,还要大得多。

土储是直接决定房企发展潜力的因素,目下拿地的多寡,直接决定未来销售业绩排行榜的高低。

虽然目下国内房企销售排行榜,TOP10榜单还是以民营房企为主,但是按照眼下拿地规模这个新趋势,未来销售TOP排行榜上的格局必然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导致地产行业竞争格局变化,最大的因素就是,在新的融资和调控政策下,国资房企和民营房企的竞争能力发生重大变化:

国资房企里面又分为央企和地方国企两种,两种房企的竞争优势是不一样的。

央企的核心优势在于资金实力,体现在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上的长处,其他类型房企无人能及。大型央企的融资成本,一般能比普通上市民营房企做到低2-3个点,甚至更多。即使是央企的一些新成立的项目公司,在机构评级里面也能做到A以上,民企50强的母公司很多都达不到A级,这背后的巨大差距,是央企背后强大的国家资产作为信用背书。

大部分国企的经营观念,相比一些高周转的民企,向来是比较稳健的。前些年民企都在大规模增加杠杆的时候,大部分国企也能做到稳健经营,因此负债得到了有效控制。融资政策收紧以后,国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,相比民企有更加宽裕的资金可用。

特别是在三道红线以及一些列融资新规以后,金融机构的避险和政策合规意识越来越强,民营房企原来正常的融资也受到影响,无形中很受伤。大型的金融机构,大多也是属于央企国企阵营,同属一个体制内的兄弟单位,“肉烂了还在锅里”这是很多机构暗地里普遍奉行的准则。民营房企在央企面前的差距,已经不是融资成本高低的问题,而是有没有资格融资,能不能融资的问题。越往以后走,越是大体量,商业自持比例越高的项目,或者是搞现房销售的项目,民企身影出现在土拍场的概率就越低。

地方国企优势,在于信息的不对称,以及地方政府的持续投入。这两年的公开土拍市场,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,就是作为“地头蛇”的地方国企越来越强,拿地生猛势头无出其右。热门地块高价地,或者说高自持比例的地,都是地方平台公司最敢拿,不管到底算不算得过账。新区,远郊区的冷门地块,别的房企不敢拿的,地方平台公司扎堆拿。以至于,很多城市的2021年前三个月的房企拿地排行榜,top5清一色都是当地的国企或者平台公司。

地方国企在土地市场的信息上,有其他房企不能望其项背的优势,说得简单直白点,很多平台国企跟国土部门都是在一栋楼办公,土地的来龙去脉,上市时间,是不是哪家公司勾的地,中间涉及的具体规则,他们最为清楚不过了。知道的消息多了,能少走很多弯路,少花高价拿地,拿地都是精准操作。

什么原因驱使了地方国企拿地如此猛?

有一部分是为了给地方政府托底,把土地的价格预期往上拉;一部分是为了修建安置房,拆迁还房,人才用房等;一部分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,用土地融资,换一种路径给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输血;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领导想拿地,为了拿地而拿地,只要有了地,就有项目可以开发,可以土方工程,搞总包施工,装修,材料这些上下游板块的招标,金额都不是小数字,操作的空间很大,地产人都懂的。

其实,国企在市场上的份额比例越来越大,这既是国企多重优势叠加的竞争结果,也是政策喜闻乐见的一个局面。房地产对于当下经济的风险,被提及越来越多,前些年房地产的高歌猛进,给经济带来了高负债,挤压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发展,贡献了大量的金融风险,而且还产生了不少烂尾楼等社会问题。但是这些问题大多是民企贡献的,如果国企的市场份额提高,这对增强房地产调控的执行效果,有非常积极的意义。毕竟,国企在执行政策的力度上,是一点都不含糊的。

不过,民企拿地存在感越来越弱,这根本上还是自己的原因。前两三年的时候,除了个别屈指可数的稳健房企,其他的大部分房企都在疯狂举债加杠杆,用不断增加的负债风险推进自己的发展规模。在这个高负债快速发展之下,把原来的粗放经营,风险失控等一系列问题都掩盖了。现在在拿地市场的集体失声,将其视为是以前过度发展的一种修正,可能更为恰当。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
本文由“投拓江湖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原标题: 土地公开市场,存在感越来越弱的民企

投拓江湖

本号每篇文章都是干货满满。作者资深十强地产投拓总监,十余年头投拓实战经验,坚持原创文章,矢志成为投拓人喜爱的公众号。长期发布:1、投拓政策、干货;2、投拓经验;3、地产行业风向;4、地产新鲜知识、新闻动态;微信号: TT707276146

178篇

文章

10万+

总阅读量

特殊资产行业交流群
推荐专栏
更多>>
  • 西政资本
    西政资本

    西政资本--西政地产、金融圈校友倾心打造的地产、资本运作平台,为您提供最全面、最专业的地产、金融知识及实操干货!微信公众号ID:xizheng_ziben

  • 小债看市
    小债看市

    最及时的信用债违约讯息,最犀利的债务危机剖析

  • 观点
    观点

    观点(www.guandian.cn)向来以提供迅速、准确的房地产资讯与深度内容给房地产行业、金融资本以及专业市场而享誉业内。公众号ID:guandianweixin

  • 资产界
  • 蒋阳兵
    蒋阳兵

    蒋阳兵,资产界专栏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盈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山大学法律硕士,具有独立董事资格,深圳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理事,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个人破产委员会秘书长,深圳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委员会委员,深圳律协遗产管理人入库律师,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山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。长期专注于商事法律风险防范、商事争议解决、企业破产与重组法律服务。联系电话:18566691717

  • 负险不彬
    负险不彬

    王彬:法学博士、公司律师。 在娱乐满屏的年代,我们只做金融那点儿专业的事儿。微信号: fuxianbubin
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
资产界公众号

资产界公众号
每天4篇行业干货
100万企业主关注!
Miya一下,你就知道
产品经理会及时与您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