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后首次出现年度亏损,海底捞“捞”不动了?

雷达Finance 雷达Finance
2022-02-23 21:55 3079 0 0
张勇在股东大会上承认,拓店策略是错误的。“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,我还会扩张,稳定了我就冲锋,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。

作者:x编辑

来源:雷达 Finance(ID:radarcj)

“现在来看,(扩张)属于盲目自信,2021年1月,我们意识到问题,等公司反应过来时,已是3月。”张勇在股东大会上承认,拓店策略是错误的。不过,张勇也没有终止开店的打算。“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,我还会扩张,稳定了我就冲锋,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。”

2月21日,海底捞发布的盈利预警显示,公司预计2021年收入超过400亿元,净亏损约38至45亿元。据此计算,海底捞收入同比增长超40%,净利润则同比骤降1329%-1556%。

公司方面将预亏的主因归结于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及经营业绩下滑等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、减值损失约33-39亿元,以及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疫情,和2020、2021年门店网络快速扩张及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等对经营状况带来的冲击。

雷达财经梳理发现,这是海底捞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财年亏损的状况。从财报上来看,公司受疫情影响严重,2018、2019年,海底捞的营收均保持了55%以上的高增长,净利润增长率也在连年增加;但2020年,公司业绩出现颓势,在营收仅增长7.75%的情况下,净利润大幅下滑超86%。

分析人士认为,海底捞业绩的急转直下与公司错估了疫情形势有关。去年11月关停300家左右门店时,海底捞曾提及,部分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源于2019年开始的快速扩张策略。

数据显示,2019年底,海底捞门店数量为768家,至2021年6月,这一数字便迅速扩至1597家,一年半时间新增829家门店。这让公司在关停约300家门店后,门店总数仍高达1300家左右,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企业。

然而门店的盲目扩张,只是海底捞接下来一系列“噩梦”的开始。

首先,门店过于密集容易让选址不佳的部分地区出现“左右手互博”的现象。从翻台率来看,叠加疫情影响,海底捞已经从2018年的5.0次/天,跌至2020年的至3.5次/天,2021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3.0次/天。根据国信证券测算,3次/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,跌破该数值,意味着海底捞单店处在微利或亏损状态。

单店业绩不佳,海底捞试图通过提价策略挽救,但却未能走通。财报显示,海底捞2020年的人均消费金额高至110元,同比增4.8%,相比之下,2018、2019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.1%、4%。不过,2021年上半年,海底捞的客单价却不升反降,从2020年同期的112元降至107元。

与此同时,扩张也让海底捞在品控管理方面面临的压力陡增。

2020年上半年,海底捞发布四次食品管理公告,其中6月食品安全检查处理公告显示,其有16起违规,包括食品过期、未按要求储存、库房厨房卫生不达标等问题。

此后,海底捞还因“塑料乌鸡卷”、包间摄像头、牛肉粒被“味伴侣”代替、豆花过期、牛肚缩水等事件数次被“骂上”热搜。

种种原因叠加,有网友发出了“从来没觉得海底捞的火锅好吃过”的吐槽声,还有网友称:“海底捞服务质量下降了,价格还长了不老少”。

主业增长不振,海底捞试图通过副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,但依然不成功。有报道称,海底捞旗下的“乔乔的粉”、“大牟田”、“捞派有面儿”、“佰麸私房面”4个快餐品牌已于2021年底全部关店歇业。

陷入困局的海底捞,被投资者们“用脚投票”。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自2021年2月18日高点以来,海底捞股价累计跌幅超77%,市值蒸发超3600亿港元(约合近3000亿元人民币)。

受此影响,2021年8月福布斯发布的新加坡富豪排行榜中,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已从2020年的第一落至第四。

“现在来看,(扩张)属于盲目自信,2021年1月,我们意识到问题,等公司反应过来时,已是3月。”张勇在股东大会上承认,拓店策略是错误的。不过,张勇也没有终止开店的打算。“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,我还会扩张,稳定了我就冲锋,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。”

而对于公司副业上的受挫,张勇则表示:“我从24岁创办海底捞到现在,我的心还没死,我还想折腾。”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
本文由“雷达Finance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原标题: 上市后首次出现年度亏损,海底捞“捞”不动了?

雷达Finance

探索更广袤的财富世界

98篇

文章

10万+

总阅读量

特殊资产行业交流群
推荐专栏
更多>>
  • 政信三公子
    政信三公子

    铛煮山川,粟藏世界,有明月清风知此音。呵呵笑,笑酿成白酒,散尽黄金。

  • 中证鹏元评级
    中证鹏元评级

  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,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评级机构之一,先后经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发改委及香港证监会认可,在境内外从事信用评级业务,并具备保险业市场评级业务资格。2019年7月,公司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信用评级业务资质,实现境内市场全牌照经营。 目前,中证鹏元的业务范围涉及企业主体信用评级、公司债券评级、企业债券评级、金融机构债券评级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评级、结构化产品评级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评级、境外主体债券评级及公司治理评级等。 迄今为止,中证鹏元累计已完成40,000余家(次)主体信用评级,为全国逾4,000家企业开展债券信用评级和公司治理评级。经中证鹏元评级的债券和结构化产品融资总额近2万亿元。 中证鹏元具备严谨、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及业务制度,有效实现了评级业务“全流程”合规管理。 中证鹏元拥有成熟、稳定、充足的专业人才队伍,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0%,且95%以上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。 2016年12月,中证鹏元引入大股东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,实现战略升级。展望未来,中证鹏元将坚持国际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、规范化的发展道路,坚持“独立、客观、公正”的执业原则,强化投资者服务,规范管控流程,完善评级方法和技术,提升评级质量,更好地服务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。微信公众号:cspengyuan。

  • 小债看市
    小债看市

    最及时的信用债违约讯息,最犀利的债务危机剖析

  • 蒋阳兵
    蒋阳兵

    蒋阳兵,资产界专栏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盈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山大学法律硕士,具有独立董事资格,深圳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理事,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个人破产委员会秘书长,深圳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委员会委员,深圳律协遗产管理人入库律师,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山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。长期专注于商事法律风险防范、商事争议解决、企业破产与重组法律服务。联系电话:18566691717

  • 债市邦
    债市邦

    一位债市从业人员的市场观察,仅为个人总结,不代表所在机构任何意见。微信号: bond_bang

  • 观点
    观点

    观点(www.guandian.cn)向来以提供迅速、准确的房地产资讯与深度内容给房地产行业、金融资本以及专业市场而享誉业内。公众号ID:guandianweixin
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
资产界公众号

资产界公众号
每天4篇行业干货
100万企业主关注!
Miya一下,你就知道
产品经理会及时与您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