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差下行,同业存款成本怎么压?用这“三板斧”!

愉见财经 愉见财经
2022-06-05 21:12 2923 0 0
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,就算眺望全年,净息差收窄也几乎成定局。

作者 | 夏心愉

出品 | 愉见财经

今年过去了快5个月,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,就算眺望全年,净息差收窄也几乎成定局。
 

当然咯,摆在银行助力复工复产的大局之下,这不是什么坏事,或者说是一种“应当”,贷款利率肯定是不好往上走的。而且听说,今年有些银行还遇到了贷款“放不出去”(市场需求萎缩)或“不敢放”(风险上升)的困境,所以他们备战630,把贷款当硬任务在完成了。

 
但,净息差收窄,也不能不管啊,好歹商业银行也是要有“商业性”的。
 
于是,救息差的脑筋基本动在了存款上头。


大额存单利率降了

Y

首先,从银行全口径负债成本的压降来看,是有进步的。“愉见财经”观察到的是,从4月份开始,不少银行都在陆续推进中长期大额存单利率的调降工作。

比如,那家LOGO蓝蓝的股份制银行X、和那家LOGO绿绿的股份制银行M,都先后将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3.55%调降至3.4%;那家LOGO红红的股份制银行Z呢,人家息差管理从来都比较厉害,所以调降幅度也明显,3年期利率直接调降0.3个百分点至2.9%。

银行能够积极管理负债成本,那是人家有经营能力的体现,同时,市场上,经济上,消费这架“马车”上,都需要资金,银行存款利率的确没必要太高。

揣测一下央妈意图的话,上半年其实通过MPA考核是有某种引导的:银行存款成本可下行——无论是1年期、2年期、3年期还是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都要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0个BP。

对此,各家银行都挺get到点子上的,目前大家达成了某种一致性,并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反映了出来。

 
但,仅靠这些,还是远远不够。
 

同业存款降不降得动?

Y

综上呢,近两个月里,是出现了有利于负债成本控制的大环境。但面对相同的市场,还是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区别。

前两天就有一位银行管理层人士跟“愉见财经”聊起了这个话题,他觉得摆在他面前比较难的部分,是同业存款成本居高不下,自营存款成本高了。“精细化管理”思路也谈了好几年了,真到要推进,还是棘手。

 
所谓的“棘手”,说白了就是两难。左边是成本高;右边是一压价吧,量又不行了。
 

我这朋友他们银行呢,属于综合化经营起步比较晚的,对市场化存款、对同业存款的议价能力的确是弱了。

朋友说他很羡慕那家LOGO红红的股份制银行翘楚啊,可以傲娇地选择接受哪类同业存款,价格高的就不要了,甚至听说,有段时间只欢迎同业活期存款,定期的都要挑挑拣拣了。有些定期同业存款,换了别的银行都视作香饽饽,但在红LOGO行却可以不做。

“愉见财经”查了个内部数据,发现,截至一季度末,红LOGO行的同业存款平均利率还不到1.5%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规模体量接近的另几家股份行,同业存款平均利率水平大都高至2%以上。

 
啥叫精细化管理?落到结果上,这中间能差出50多个BP。
 

可是吧,二八定律也不是靠短时间努力能翻转的,同业存款是没法只靠“喝酒”、靠关系拼出来的一户一单,背后的真章,其实是要多年的综合化经营能力,那是人家其它同业业务就好就大就不可取代,才能顺手“捎”来便宜钱,从而降低成本。

 

三板斧

Y


汝果欲学诗,工夫在诗外。有些指标,要做好,是要有一套前后逻辑的。
 
比如要压降自营存款成本,那就得提高自营结算比例啊。

比如要压降同业存款成本,那就得有同业结算作为基本盘撑着。人家红LOGO行的同业结算存款在同存中的比重就相当高。

我那银行管理层朋友总结了一下,觉得吧,得哐哐哐使出“三板斧”。
 
- 第一板斧,三方存管要做好,银行托管要做大,拉高客户数量,加速沉淀资金;
- 第二板斧,跟“弟弟”们拉拢拉拢,提升小行结算规模,提高接入CIPS的银行客户数量;
- 第三板斧,期货等要素市场要加强管理,各品类业务要齐头并进。

当然咯,这“三板斧”具体到各家银行,还是各门各派、各有长板的。有的银行的资源禀赋在托管,有的银行则在支付领域独树一帜。

银行朋友和我聊到最后的结论是,想要真正提升同业结算存款的占比,解题思路并非要在每一个增项上面面俱到,而是要加强总行的顶层设计,做到整体“一盘棋”,通过各项业务综合联动。

说到最后,又会是一个“不断打破部门竖井”的故事。这个话题说下去又是一大篇,日后慢慢聊吧,“愉见财经”最近挺关心这些制度上的突破,谁要真突得破,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与融合,还真能解放一大块生产力的。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
本文由“愉见财经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原标题: 深度 | 息差下行,同业存款成本怎么压?用这“三板斧”!| 愉见财经

愉见财经

倦了,归来。 我夜夜守在这里,陪你观金融江湖,有浪有风月。

103篇

文章

10万+

总阅读量

特殊资产行业交流群
推荐专栏
更多>>
  • 政信三公子
    政信三公子

    铛煮山川,粟藏世界,有明月清风知此音。呵呵笑,笑酿成白酒,散尽黄金。

  • 中证鹏元评级
    中证鹏元评级

  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,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评级机构之一,先后经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发改委及香港证监会认可,在境内外从事信用评级业务,并具备保险业市场评级业务资格。2019年7月,公司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信用评级业务资质,实现境内市场全牌照经营。 目前,中证鹏元的业务范围涉及企业主体信用评级、公司债券评级、企业债券评级、金融机构债券评级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评级、结构化产品评级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评级、境外主体债券评级及公司治理评级等。 迄今为止,中证鹏元累计已完成40,000余家(次)主体信用评级,为全国逾4,000家企业开展债券信用评级和公司治理评级。经中证鹏元评级的债券和结构化产品融资总额近2万亿元。 中证鹏元具备严谨、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及业务制度,有效实现了评级业务“全流程”合规管理。 中证鹏元拥有成熟、稳定、充足的专业人才队伍,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0%,且95%以上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。 2016年12月,中证鹏元引入大股东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,实现战略升级。展望未来,中证鹏元将坚持国际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、规范化的发展道路,坚持“独立、客观、公正”的执业原则,强化投资者服务,规范管控流程,完善评级方法和技术,提升评级质量,更好地服务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。微信公众号:cspengyuan。

  • 小债看市
    小债看市

    最及时的信用债违约讯息,最犀利的债务危机剖析

  • 蒋阳兵
    蒋阳兵

    蒋阳兵,资产界专栏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盈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山大学法律硕士,具有独立董事资格,深圳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理事,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个人破产委员会秘书长,深圳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委员会委员,深圳律协遗产管理人入库律师,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山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。长期专注于商事法律风险防范、商事争议解决、企业破产与重组法律服务。联系电话:18566691717

  • 雷达Finance
  • 债市邦
    债市邦

    一位债市从业人员的市场观察,仅为个人总结,不代表所在机构任何意见。微信号: bond_bang
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
资产界公众号

资产界公众号
每天4篇行业干货
100万企业主关注!
Miya一下,你就知道
产品经理会及时与您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