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房企上市的三次闯关

地产风声 地产风声
2020-11-02 15:35 1909 0 0
留给小房企的时间不多了

作者:宋兵甲

来源:地产风声(ID:fangshi488)

有人经常说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冥冥之中,似乎一切都在轮回。

先别嘲笑别人迷信,在很多经济学家眼里,社会的确在“轮回”。

因为经济是有周期的。

只是,周期长短各有各的说法。从近二十多年的历史来看,似乎每接近十二年,就会爆发一场经济灾难:
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,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再到今年疫情引发的经济压力。

经济这个大机器出现故障时,许多行业都会受到冲击,然后被重新调整进入新状态。

有意思的是,每当经济往下走,地产行业的上市赛道就变得拥挤。

只是对于房企来说,在这个赛道里需要跨过的高栏越来越多。

1

1991年1月19日,万科在深交所上市,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房企。当时,深交所还处在试营业状态。

深圳发力资本市场,海南的地产市场已经热气腾腾。当年6月,嗅到市场气味的万通六君子奔向海南:

这座人口不过655.8万的海岛上,出现两万多家地产公司。平均每300个人中,就有一个人“经营”着一家地产公司。

到了1992年,内地地产投资同比大涨117%,其中海南更是暴增211%。

火气旺盛,泡沫也在滋生。1993年6月,国家宣布终止房企上市。紧接着“国16条”的推出,给地产市场泼上冷水。

当政策掐住房企的资本喉咙时,另一场资本风暴扑向了他们。

1997年,亚洲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。当年,内地地产行业直接转入全面亏损。

一些资金链紧张的房企,试图选择上市融资回血。不过,当时内地的上市禁令还没解除,房企只能选择奔赴港股。

然而,香港市场的情况也不妙。

1997年10月,国际游资开始疯狂沽空港元。短短一年内,恒生指数跌去约60%,香港楼价也接近腰斩。

急切需要“补血”的内地房企,还是向着港股闯关。

不完全统计,1997年赴港上市的房企大约有12家。这段时期上市的房企,主要为大型国企央企或者有港资背景的企业,比如华远地产、大悦城等。

成功上市的房企,被注入一股活力。比如华远在登陆港股后高歌猛进,业内一度有“南万科、北华远”的说法。

1997年的金融危机,成为此前内地房地产十年蓬勃期的终点,也成为另一个时期的起点。

第二年,国家提出“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”。

一个新的地产时代开启。

2

2007年,距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过去十年。

那时,A股正值大牛市:

2007年4月到5月,上证指数从3000点上涨到4200点,涨幅高达40%。

那一年,上市、融资、土地成为地产行业的热门词汇:

碧桂园、SOHO中国等房企先后赴港上市,上市房企一年内融资高达2485.98亿元。有了钱后,房企在土地市场强势出手,地王频出。

当时寻求上市的房企,大部分青睐港股市场,这背后有特定的市场考虑。

尽管国家在2000年,重新放开内地房企登陆A股的管制,但要想入场依然非常难。2006年,仅有北辰和保利两家房企被批准IPO。

相比之下,港股对内地房企比较“友好”:2006年,一共有5家内地房企在香港上市。

另外,港股的融资效果也比较好。比如,碧桂园在港上市获得68万投资者申购,吸引的散户规模位列当时港股第三大。

港股投资者对房地产的偏好,让内地房企赴港上市的意愿愈发强烈。

此时,谁也没有想到,一场新的金融风暴正在酝酿。

2008年8月,雷曼兄弟倒闭,引发全球金融海啸,中国经济包括地产行业开始受到波及。

地产行业风向的转变,首先在土地招挂拍市场上显现。2008年,全国土地招拍挂接近一半以低价成交,流拍、流标随处可见。

大量房企资金链紧张,上市也变得举步维艰。整个2008年,国内仅有建业等少数几家房企在港上市,融资规模也大幅减少。

金融危机爆发后,国家需要一剂强力针,为经济重新注入活力。

于是,“四万亿”计划出台。随后,地产行业最早复苏,大量房企开始寻求上市,恒大、龙湖等房企在2009年先后登陆港股。

纵向来看,尽管受到金融危机波及,2006~2009年间仍是房企上市最旺盛的一段时期:

不完全统计,期间共有35家房企成功上市,其中在港上市的房企达到22家。

这轮上市潮中,一些房企成为行业里的头部选手,比如TOP10中的碧桂园、恒大、龙湖。

3

时间来到2016年,内地房地产市场掀起一波小高峰,但也再次滋生出浮躁气息。

这一年,中央定调“房住不炒”,随后两年地产融资环境逐渐收紧。

谁也没想到,今年年初的疫情黑天鹅,让全球融资环境进一步收紧,股神巴菲特也忍不住感叹:

我活了89岁,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。

一些内地房企启动的上市计划,陡然增加许多不确定性。今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房企有十来家,其中港龙在7月完成上市,而最近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有三家:

金辉已经于10月29日在香港挂牌上市,市值达167.2亿港元。另外,祥生和上坤已经通过聆讯,将在年前完成上市。

剩下在港交所外排队等候的内地房企,面前摆着“内外“两道上市难关:

内部,港交所朝向他们的上市闸门正在收窄。外部,融资环境也在收紧。

如果说,2008年前后港交所偏好房企,那么十年后,它更加青睐那些科技企业。

由于没能接受“同股不同权”的模式,2014年港交所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。显然,港交所不希望历史重演。2018年,它宣布接受“同股不同权”模式,随后小米、美团等互联网企业赴港上市,掀起科技股高潮。

相比较对科技企业开“绿灯”,港交所对房企上市的审核变得更加严格。

纵向来看,在港成功上市的房企的数量在减少。

2018年,有7家内地房企在港上市,那时上市审核时间较短,成功率高。2019年,上市房企减少到6家,并且上市周期明显拉长。

在这背后,港交所对于内地房企的审批更加严格,许多信息都需要房企进行完整的披露。

在严格的审核下,房企排队的等待时间被拉长,不少上市文件失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港交所似乎对房企拆分的物业更感兴趣。2018年,有5家物业公司在港上市,到2019年扩大到9家。今年上半年,有15家房企分拆物业赴港上市。

不断加速的物业上市潮,显露出资本对这种轻资产、盈利稳定的业务更抱有信心,这也给排队等候的房企不小压力。

4

当内部面临着港交所的严格审核时,从外部融资环境看,今年赴港上市的房企也面临着难题。

去年5月,银保监会发文金融机构不得违规进行房地产融资。整个2019年下半年,房企融资变得愈发艰难,纷纷在海外“找钱”。

年初的疫情,让许多房企掀起新一波海外发债动作:今年1月,内地房企发行美元债规模为183.25亿美元。然而,海外金融环境也不妙,到了 2月这个数字锐减到36.26亿美元。

通过美元债融到的资金,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头部企业。根据Wind数据显示,今年3~4月发债的房企达70家,TOP10合计发行额占全部房企的近4成。

各家房企都在四处找钱,花式融资。投资者手上的钱就这么多,对于那些在港交所门口徘徊的房企,无疑会抱有更谨慎的态度。

在这种形势下,资本和港交所对于房企都变得更加严苛。能够顺利闯关的房企,比如金辉、祥生和上坤,或许靠的还是各在市场上的表现。

前两家属于老牌房企,上坤则属于新锐。在此前的上市潮中没有明显动作。近几年,三者开始显露出后劲。

金辉推出的产品,主要针对首置和首改,区域布局主要落在强二线城市。

产品和区域上的布局,让金辉的规模在近三年稳步增长:

2017年~2019年,金辉分别实现全口径销售额445.1亿、746.8亿、888.6亿。同期,金辉的排名稳定在40强。

与金辉一样,祥生和上坤也在近几年实现稳步增长。

2016年,在兴起的一波地产热浪中,祥生采用“1+1+X”的扩张战略,立足浙江和长三角,向高增长潜力城市迈进。这一年,祥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5.14%。

到2018年,祥生销售额突破千亿。

上坤也聚焦于长三角经济区,团队整体稳健、高效。

在2017年和2019年,分别实现营收12.01亿元和75.35亿元,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50.5%。

它的行业排名,从2019年的89位上升到今年的79位。

目前来看,祥生和上坤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,其他房企仍在港交所门口等候。

地产圈流行这样一种说法:

上市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,但不上市肯定出局。

过去二十多年,地产江湖涌动的风云变幻,似乎印证了这种说法。

如今,随着金辉成功上市以及祥生的即将上市,房企TOP40将全部踏入资本市场。

留给其它小房企的时间不多了。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资产界立场。

题图来自 Pexels,基于 CC0 协议

本文由“地产风声”投稿资产界,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原标题: 内地房企上市的三次闯关

地产风声

专注地产江湖事,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。微信号: fangshi488

142篇

文章

10万+

总阅读量

特殊资产行业交流群
热门文章
推荐专栏
更多>>
  • 资产界
  • 蒋阳兵
    蒋阳兵

    蒋阳兵,资产界专栏作者,北京市盈科(深圳)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盈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破产与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山大学法律硕士,具有独立董事资格,深圳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理事,深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个人破产委员会秘书长,深圳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专业委员会委员,深圳律协遗产管理人入库律师,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山市国资委外部董事专家库成员。长期专注于商事法律风险防范、商事争议解决、企业破产与重组法律服务。联系电话:18566691717

  • 刘韬
    刘韬

    刘韬律师,现为河南乾元昭义律师事务所律师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学士,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,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(CMA)、基金从业资格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。对法律具有较深领悟与把握。专业领域:公司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担保法、证券投资基金法、不良资产处置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及登记备案法律业务、不良资产挂牌交易等。 刘韬律师自2010年至今,先后为河南新民生集团、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、平顶山银行郑州分行、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、郑州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、光大郑州国投新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光大徳尚投资管理(深圳)有限公司、河南中智国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、 兰考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、郑东新区富生小额贷款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,为郑州科慧科技、河南杰科新材料、河南雄峰科技新三板挂牌、定向发行股票、股权并购等提供法律服务。 为郑州信大智慧产业创新创业发展基金、郑州市科技发展投资基金、郑州泽赋北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、河南农投华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、河南高创正禾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、河南省国控互联网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设立提供法律服务。办理过担保公司、小额贷款公司、村镇银行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、法律文书、交易结构设计,不良资产处置及诉讼等业务。 近两年主要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私募基金业务、不良资产处置及诉讼,公司股份制改造、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、股权并购项目法律尽职调查、法律评估及法律路径策划工作。 专业领域: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、金融机构债权债务纠纷、并购法律业务、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登记及基金备案法律业务、新三板法律业务、民商事经济纠纷等。

  • 睿思网
    睿思网

    作为中国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领域信息综合服务商,睿思坚持以专业视角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及变革,打造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垂直服务平台,输出有态度、有锐度、有价值的优质行业资讯。

  • 大队长金融
    大队长金融

    大队长金融,读懂金融监管。微信号: captain_financial

  • 破产圆桌汇
    破产圆桌汇

    勘破破产事,与君破僵局。
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
资产界公众号

资产界公众号
每天4篇行业干货
100万企业主关注!
Miya一下,你就知道
产品经理会及时与您沟通